时代报告杂志社社长张富领在奔流文学院第23期作家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邓 浏览(9)
时代报告杂志社社长张富领在奔流文学院第23期作家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1.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文韵飘香。在这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相聚在太行南麓的新乡辉县市五道岭生态康养园,共同迎来奔流文学院第23期作家研修班的开班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时代报告杂志社、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向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远道而来的各位作家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辉县市委宣传部、新乡市委宣传部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10月中旬,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顺利落下帷幕,会议对新时代报告文学创作成果进行了总结与检阅,中作协张宏森主席明确指出,报告文学作为“时代的轻骑兵”“历史的书记员”,要始终与人民同频、与时代共振,用文字记录山河巨变,用笔墨书写人民史诗。而刚刚圆满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整体要求。全会如同高昂的号角,激励着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深刻的思考,投身到火热的中国式现代化创作实践中去。


今天,奔流文学院第23期作家研修班的举办,可谓恰逢其时。我们不仅要为各位作家提供“充电”的平台,更要为大家搭建一个“对话时代、深耕创作”的精神家园。奔流文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扎根生活、关注现实、培育新人、繁荣创作”的宗旨,在以往的22期作家班里,已有两千多名作家在这里与名师对话、与经典碰撞、与同行切磋。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打造了一支“文学劲旅”,见证了七届“奔流文学奖”的璀璨绽放,并先后创建了奔流文学网,成立了奔流作家培训中心、奔流影视中心、奔流读书会、奔流·拾壹月诗社、奔流·小作家编辑部以及“奔流·视界”视频平台。在数字化浪潮下,我们启动了“奔流AI文学馆”,着力打造“奔流作家签约计划”,同时,还与顶端新闻文学频道等平台深入合作,努力拓展文学的边界。2025年上半年,奔流两次走进江苏,在文学的交流碰撞中,通过一系列活动打造“奔流”文学品牌。


本期研修班,我们特别选择了山水相依、人文厚重的辉县五道岭生态康养园,这里毗邻万仙山、轿顶山两大景区,太行山的雄浑赋予我们坚韧品格,山乡风物滋养创作灵感。更令人期待的是,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一支深耕文学各领域的“重量级”导师团队:有小说领域的标杆,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大王"的鲁迅文学奖得主刘庆邦先生;有诗歌与思想的跨界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协会理事车延高博士;有时代叙事的记录者,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文学》副主编余艳女士;有影视与文学的摆渡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专委会副会长,横跨电视剧、电影、出版等多领域的曹剑博士;有散文美学的点灯人,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王剑冰先生;有青春文学的引路人,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马小淘女士;还有徐迟文学奖获得者,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先生。七位导师不仅是各自领域的领军者,更是文学精神的传承者。接下来,他们将以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丰富的创作经验传道授业。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在对话中仰望星空思考“文学何为”,在切磋里脚踏实地琢磨“如何为文”。


借此机会,我也想对各位学员说三句话:第一,创作要“向下扎根”。文学的生命力来自生活,无论是报告文学的真实记录,还是小说、散文的情感表达,都需要我们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去触摸时代的脉搏,去倾听人民的心声。辉县的山山水水、乡亲乡音,就是最生动的创作素材。第二,创作要“向上攀登”。文学的高度源于思想的深度。希望大家在研修中不仅要学习技巧,更要锤炼思想——如何用文学回应时代之问?如何用作品传递中国精神?这是每一位写作者需要终身思考的命题。第三,创作要“向心而行”。文学的终极目标是温暖人心。无论风格如何多元、题材如何多样,都要守住真诚的底色——对生活的真诚、对人性的真诚、对艺术的真诚。唯有如此,文字才能真正抵达读者的心灵。


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尽情汲取知识的养分,收获友谊的温暖。愿大家以此次研修班活动为契机,用笔触记录时代变迁,用文字传递人民心声,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让我们的文学事业在交流与创新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最后,预祝本次研修班圆满成功!愿奔流文学院的旗帜继续飘扬在文学交流的道路上,愿我们共同为新时代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