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报告杂志社社长张富领在奔流文学院第23期作家研修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邓 浏览(8)
时代报告杂志社社长张富领在奔流文学院第23期作家研修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

zhang.jpg

尊敬的鲁顺民主席、董传军部长,亲爱的各位学员、各位文学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

太行秋深,文心激荡。在这个充满收获喜悦的时节,我们齐聚在钟灵毓秀的南太行五道岭,共同见证奔流文学院第23期作家研修班学员们圆满结业。首先,我代表时代报告杂志社以及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全体学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一周以来倾囊相授、辛勤付出的刘庆邦、车延高、余艳、王剑冰、马小淘、鲁顺民等各位导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为本次研修班提供大力支持的新乡市委宣传部,辉县市委宣传部、辉县市文联,以及五道岭生态康养园,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一周的时光虽短,但学习的意义非凡。过去的一周,是思想碰撞、灵感迸发的一周。我们共同聆听了刘庆邦老师对小说结构的精妙剖析,他用严谨的叙事逻辑与深邃的人文关怀,让小说艺术的精妙结构在我们眼前纤毫毕现;我们深切感受了车延高老师诗歌中迸发的生命哲思,在语言的锤炼与意象的营造中,体悟了诗性与哲思的交融;我们跟随余艳老师走进报告文学的现场温度,理解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了非虚构写作扎根大地的力量;我们也在王剑冰老师的散文课堂里品味文字之美,领略了在散文写作的广阔天地中迸发出的对文学的热爱;我们还从马小淘老师关于文学编辑视野与思考的讲述中,获得了作品如何与读者、与时代见面的宝贵启示;而今天上午,鲁顺民主席则从全国报告文学创作大会的会议精神讲起,以山西著名作家赵树理、马烽、张平、李锐等人的文学生涯为例,对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性和多重性进行了精准解读。各位导师的授课,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如同点亮了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创作道路。

奔流文学院自创立以来,始终坚守“推出作家、打造精品、繁荣文学、赓续文脉”的初心使命,专注于为每一位心怀文学理想、具备创作潜能的写作者,构筑一个集学习交流、才华展示、成长赋能于一体的成长平台。我们期待通过研修班,不仅向大家传递专业的知识与创作技巧,更能培育一种彼此启迪、携手共进的学习生态,让创作的热情与潜能在这里蓬勃生长。奔流文学院于你们而言,既是漫漫文学征途中的温暖驿站,亦是助力攀登文学高峰的稳固阶梯。

今天,大家即将结业返程,但我们与各位的联结不会中断,奔流文学院对各位的关注与支持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我向大家宣布三项杂志社即将为各位学员实施的后续扶持计划:

第一,我们将为所有23期的全体学员们建立“奔流作家创作数据库”。详细记录各位的创作方向、题材特长、风格特点等关键信息。我们的编辑团队将基于这个数据库,对各位的创作进行持续的跟踪与关注,并根据每个人的创作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的创作指导与作品推介。当合适的选题、创作机会或发表渠道出现时,我们能更快速、更精准地想到你们,联系你们,实现从“短期研修”到“长期创作”的转变。

第二,我们将充分运用“奔流视界”视频号,联合顶端新闻文学频道等新媒体平台,启动“奔流作家风采”每日展播活动。持续推出各期优秀学员们的专访或创作谈短视频,展示各位作家的精神风貌与创作心得,让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认识你们,了解你们的作品。这是我们拓展文学传播方式、提升作家影响力的新尝试,也希望各位积极参与,用你们的故事感染更多人。

第三,研修班结束后,我们将开启“百名作家进辉县·看太行”系列主题征稿活动,将每位学员的优秀作品专栏刊发,也将本次研修的所感所悟系统性地转化为创作成果。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回顾,更是一场持续的文学接力。

朋友们,文学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希望你们以此次研修为新起点,将你们在太行山汲取的灵气、从导师处获得的智慧,转化为创作的动力与源泉,笔耕不辍,勇攀高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反映时代气象、传递人民心声的精品力作。时代报告杂志社与奔流文学院将永远是各位文学路上的同行者与支持者。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在《时代报告》《奔流》的版面上,在各类文学奖项的榜单中,在中作家协会的阵营中,看到你们更多、更精彩的名字和作品!

最后,再次祝贺大家顺利结业!祝愿各位学员身体健康,创作丰收,前程似锦!祝愿我们的文学事业如太行山脉,巍峨雄浑,生生不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