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专家提醒:谨防心血管与带状疱疹的“双重打击”

作者:张 浏览(23)

近日,一场名为“带疱伤心,主动联防”的主题科普活动在郑州举办,来自多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我国心血管健康现状、心血管疾病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共病风险、管理与预防,及医防融合实践等话题展开生动科普,携手筑牢针对心血管疾病与感染性疾病的“联防高墙”。

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主任技师郭永豪表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我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持续攀升,高居全国心血管病死亡地图的第二位。除了这些危险因素外,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心血管疾病和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共病风险’

图片1.png 

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主任技师 郭永豪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范立华介绍到:“在秋冬季的低温环境下,血压会产生波动,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也更容易产生波动,罹患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也可能有所增加。

图片2.png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 范立华

以带状疱疹为例,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借着免疫力打折的机会,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就会苏醒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3.3亿,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快速上升,数据显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高39%。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卢海松分享了一个典型例子:“前几天我有一名心肌炎患者因腰痛贴膏药,后出现红斑、水疱。这实为带状疱疹,前期疼痛被误判为腰痛,后期皮损被误当过敏。提醒50岁以上,特别是有心血管基础病的患者,需警惕带状疱疹。”

图片3.png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 卢海松

对于如何识别带状疱疹的疼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刘宜军给公众支了个招:带状疱疹病毒的疼痛很‘肤浅’,轻轻一摸一滑就疼了,甚至随着呼吸或者风吹过都会感到疼痛;但是其他的疼痛,比如冠心病的疼痛、肋间神经痛等,只有深部按压按到特定点位上才能诱发这些疼痛。而且带状疱疹的疼痛带有灼烧感和电击感,两者往往同时出现。

图片4.png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 刘宜军

活动上,专家们提出“主动联防”三步法:首先要强防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接种疫苗,同时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其次要稳基础,坚持控血压、调血脂,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指标;最后要早识别以带状疱疹为例,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皮疹,要及时就医。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金芝介绍到:“我们社区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把慢病管理和感染性疾病预防形成统一的中心,进行协同管理。中心目前管理的慢病病人,都是‘一人一档’,针对老年人慢病人群,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同时还定期进行电话、面对面等不同形式的随访,如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还会提供定期上门测血糖、血压等服务,还会进行健康知识的科普,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如疫苗接种的科学指导

图片5.png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 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