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国资国企家底更厚发展更优

作者:邓 浏览(3)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十一

国资国企家底更厚发展更优

10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发布会,全面介绍河南省“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

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吴祖明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国资国企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不断推动国资国企功能提档、改革提速、发展提质、监管提效,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4年年底,省市两级监管企业资产总额7.3万亿元,净资产2.3万亿元。其中,省管企业资产总额4.4万亿元,净资产1.2万亿元,较2020年年底分别增长84%、104.8%。2024年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7000亿元、利润236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33.3%、191.5%。

“一业一企一强”

重塑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以来,省政府国资委聚焦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动企业加快传统产业焕新蝶变,完成19户省管企业战略重组,“一业一企一强”新格局基本形成。

全力支撑交通强省建设。推动我省铁路、高铁、城市轨道建成里程分别达到6810公里、2263公里、494公里,居全国前列。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正式启用,全省首个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今年年底建成投用。

积极打造对外开放平台。重组中国河南国际集团打造全省对外开放主平台,组建中豫航空集团做强郑卢“空中丝路”,中豫港务集团中欧班列(中豫号)不断扩容加密,累计开行量居全国第2位。

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河南能源集团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战略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和新材料企业。

在超硬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组建一批专业化子公司,设立绿色钢铁、中豫格林、中豫科创、低空发展等多只基金,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43.7亿元,推动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放得活”“管得住”

改革提速加力

体制机制创新是激发国企活力的根本所在。省政府国资委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提升行动,国企改革评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实现全覆盖。建立科技创新责任豁免机制,有效激发企业活力动力,豫光金铅、洛轴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世界一流专业领军培育企业,22户国有企业入围国家“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

完善监管激活发展动力。在全国首创设立国资委决策咨询、战略投资、薪酬考核、内审风控等四个专业委员会,常态化开展重大投资项目平行论证。建成覆盖省市两级的智能化监管架构,实现重点事项穿透式监管。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监管协同制度机制,出资人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形成监督合力。

研发投入突破百亿

创新动能澎湃

“十四五”以来,省政府国资委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体制机制创新破题。完善人才、资金、激励、成果转化、责任豁免“1231N”创新政策体系,制定激励保障12条、人才小气候10条等“顶格管用”举措,河南国资科教产融创新平台上线运行。2024年,监管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项目500余个。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国内首套年产10万吨艾斯安装置投产并实现进口替代;河南钢铁集团世界首条5.6米宽厚板生产线全线贯通,实现我国钢铁行业装备制造的新突破;洛轴集团拥有行业唯一的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助力“神舟”“嫦娥”等大国重器安全运行。

固基础铸根魂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背后,跃动着党建引领的有力脉搏。

全省国资国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和“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两优一先”评选和“五星”支部建设,建成国企“五星”支部211个,培育党建工作品牌25个、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法37例,省管企业党委换届实现应换尽换。统筹“大宣传”“小切口”“微传播”,“河南国资”公众号新媒体指数稳居全国前列。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大力建设清廉国企、清廉机关,以领先政治生态塑造领先发展生态。

“展望‘十五五’,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抓改革谋转型、强创新促发展,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走在前、作表率。”吴祖明表示。

□本报记者 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