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
7月28日,在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现场,自动化集装箱岸边起重机总装完成。 本报记者 王铮 摄
7月28日,在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现场,一台高约32米的自动化集装箱岸边起重机在码头上总装完成,与货物堆场上已建成的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设备遥相呼应,为周口港构建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运营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我省首台码头‘智慧装卸工’,也是目前省内智慧化程度最高的港口码头装卸设备,整体配置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河南交投港航周口港务公司设备信息部经理周旋介绍,设备投运后,将与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等智慧设备联动,实现港口集装箱装卸、水平运输及堆场作业等全流程自动化。
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是河南内河航运“11246”工程的龙头项目、标志性工程,规划建设泊位22个,年通过能力176万标箱,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新建2000吨级泊位13个,是河南首个按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定位的高标准港口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建成投运。
目前,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项目2025年累计完成投资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3.91%,总体施工进度完成约86%。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运输安装的超大构件从上海工厂发货后,全程通过水运直达周口港。这一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不仅最大程度保证了构件的完整性,还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和碳排放,为项目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记者 郭北晨 实习生 王若童)